最热 AI 视频总结 2023-09-30

01:56:33

25:23
2. 📝 伊斯兰极端主义溯源,为什么“阿铁”是动物朋友? (8次总结)
📝 伊斯兰极端主义溯源,为什么“阿铁”是动物朋友?
介绍
本视频从历史、政治、心理学和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伊斯兰教会有很多狂热信仰者的原因。视频中的某些言辞或观点可能会冒犯到您,如果我的言辞让您感到不适或冒犯,请接受我深深的歉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视频所说的方法在其他意识形态中也十分奏效。当下最让人担忧的迷信不是宗教,而是政治。在我所了解的各种形式的偶像崇拜中,没有比这种盲目的崇拜更缺乏理性的了。
天赐良机
伊斯兰教能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宗教,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诞生的时机恰到好处。首先来看宗教背景,伊斯兰教创立者穆罕默德于公元571年出生,632年病逝。穆罕默德的童年是由他的叔父阿布塔里布照料的,他从小随叔父从商经常能与犹太人打交道。此时的基督教也已经广为流传,因此在他随叔父从商的日子中,穆罕默德有足够多的机会接触基督教和犹太教,了解其教义从而为自己创建新宗教奠定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索罗亚斯德教及拜火教在波斯地区广为流传,因此穆罕默德有可能还接触过索罗亚斯德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同属于亚伯拉罕宗教,从伊斯兰教的教义可以明显看出,它借鉴了大量的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
穆罕默德的精明之处在于,他声称之前的先知留下的经典都被篡改了,所以真主选定他作为最后一位先知,重新传播神的经典。再来看看政治背景,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在公元555年达到版图的极盛时期,但即使在东罗马帝国版图最大的时候,也没有覆盖到阿拉伯半岛。所以穆罕默德创立阿拉伯帝国与伊味丰满之时,基本不会受到东罗马帝国的骚扰。阿拉伯半岛东边的波斯也有一个大帝国叫萨珊帝国,大约有1900万人口。公元602年至628年,萨珊王朝与东罗马帝国正打得难分难解,根本无暇顾及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伊斯兰角。628年与东罗马帝国停战之后,萨珊王朝又陷入多年内战,国力严重虚弱,使得新兴的阿拉伯帝国乘虚而入。637年攻陷萨珊帝国的都城泰西丰,泰西丰的皇宫中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使得阿拉伯帝国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也获得了巨大的人力资源。甚至扩张到了伊比利亚半岛南部。阿拉伯半岛位于中东,是欧亚非三大洲的结合部,所以在阿拉伯帝国扩张之后,伊斯兰教可以经由陆路传播到三大洲。
政教合一
大部分宗教或思想的创始人都没能成为统治者,但是穆罕默德却是个例外。他在有生之年创建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通过国家机器将自己的思想强制执行,并亲自加以完善。与其他宗教相比,这是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的重大差异。作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搞了政教合一之后,在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总结有三点:
-
教义的强制性很大:每个主流宗教都有自己的一些清规戒律,但伊斯兰教的教法更加严格,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约束,教义与法律结合形成了强制性的教法。信徒如果违背了教法可能连小命都不保。在某些伊斯兰国家,连不信教的人也要受到这些清规戒律的约束。
-
教义的覆盖面很广:穆罕默德因为当上了政治领袖,制定出很多政治层面的规定。在主流的伊斯兰教教派中,圣战义词包括几种不同的层次,最高层次是所谓的心之圣战,中间层次是舌之圣战,最低层次是剑之圣战。即使是最低层次的军事圣战,主流教派强调的是防御型圣战,也就是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在极端教派那里则侧重于强调军事进攻。
-
对其他宗教的尊重:穆斯林对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信徒比较客气,称这两个宗教的信徒为“有惊人”。在伊斯兰教国家,有惊人也被称为“奇米”,意为被保护者。在少数伊斯兰教的国家,奇米也包括印度教信徒和佛教信徒,但大多数伊斯兰国家奇米只包括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信徒。奇米的人身安全和私有财产是受到保护的,代价是必须缴纳人头税。
除了圣战和奇米,伊斯兰教还有对应的清规戒律,比如公元八世纪的时候,哈奈斐教法学派就详细规定了乘坐飞行器进入麦加应该如何报官。
教法学
伊斯兰教对信徒的控制力远远大于其他几大宗教。教法学是伊斯兰教法的主要来源,包括释法和教令。释法是法学家从教法中衍生出相关的判断依据,教令是某个单独的伊斯兰学者或教长根据自己的理解发布对教法的解释。教法学因人而异,每个法学家对教法的理解会有差异,因此教法学必然会形成各种流派。教法的法律效力从上至下分别为古兰经、圣讯圣行、释法和教令。如果一个穆斯林不再愿意遵守教法,这种行为会被视为叛教。根据教法,对成年男性叛教者直接处死,对成年女性叛教惩罚的措施略有差异。对未成年人叛教,先囚禁到期成年,然后处罚。
其他主流宗教都有比较宽松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但伊斯兰教就完全不同。穆斯林家庭的孩子天生就是穆斯林,也就是说天生就丧失了选择的自由。一旦信了伊斯兰教就不能退出,穆斯林如果自愿放弃信仰也是叛教。面对如此严格的教法,伊斯兰的宗教界很难进行实质性的宗教改革。
言传身教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要求信徒无条件相信某些命题。许多人甚至不乏许多科学家都对终极有着幻想,例如物理学界的万有理论,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形态。这些都是人类对终极的幻想。只要让信徒相信终极真理,做什么都是对的,杀再多人都是必要的。事实上,他们只是把领袖或导师的个人意志包装成了客观规律或神的启示。穆罕默德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应用到了伊斯兰教中。穆罕默德年轻时四处经商,至少接触过犹太教,所以穆罕默德可以借鉴当时已有宗教的教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以完善。当然了,他对外宣称教义都是安拉派天使传授的,因此伊斯兰教的教义会比基督教、犹太教更加完善,也就比其他宗教更加具有吸引力。
举个例子,基督教号称是一神教,但又提及耶稣也具有神性,这不就跟唯一的神自相矛盾吗?为了自圆其说,后来又搞了一个所谓的三位一体,但是历史上一直有反对的声音。而伊斯兰教的教义认为穆罕默德并不是创造者而是复兴者,他复兴的是流传已久的一神信仰,因此这就避开了基督教曾经碰到的难题。穆罕默德强调自己是最后一位先知,也是最伟大的一位先知,根据教义穆罕默德之后不再有其他的先知,也是超越之前所有的最伟大的先知。因此穆罕默德规定了伊斯兰教的终极真理。
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具有严重的封闭性,要对其进行宗教改革难度很大。伊斯兰教对信徒的控制力远远大于其他几大宗教。它的教法结合了教义和法律,对信徒的行为有严格的规定。教法学因人而异,每个法学家对教法的理解会有差异,因此教法学必然会形成各种流派。教法的法律效力从上至下分别为古兰经、圣讯圣行、释法和教令。伊斯兰教的宗教界很难进行实质性的宗教改革。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要求信徒无条件相信某些命题,伊斯兰教也不例外。穆罕默德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应用到了伊斯兰教中,让信徒相信伊斯兰教的终极真理。
伊斯兰极端主义溯源,为什么“阿铁”是动物朋友? 🕌
戈培尔效应和语言灌输的宣传手法 🗣️
有些命题,比如相信神的存在,要求信徒永远不怀疑这些命题,相信它们是绝对真理。这种思想限制了人们的思考范围。戈培尔效应是纳粹德国的教育部和宣传部部长戈培尔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你说的谎言范围够大并且不断重复,人民最终会开始相信它。纳粹德国时期,法律规定纳粹礼是民众唯一的行礼方式,行纳粹礼的同时还必须高喊口号。此外,黑泽尔采用语言灌输的宣传手法,以便让民众发自内心地服从领袖。这种方法会让人逐渐变得狂热,除非有很强大的内心,否则很难抗拒这种宣传。
伊斯兰教的宣传手法 🕌
伊斯兰教运用了类似的宣传手法。伊斯兰基本教义中包含武功,其中的第一项是清真言,也就是诵念一句话,意为万物非主,唯有阿拉默罕获得是阿拉的使者。根据教义,每天都要念这句话,以建立领袖权威。武功的第二项是礼拜,规定每天要做五次,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诵念赞美真主的话。为了让民众发自内心地服从,伊斯兰教还采用了基于承诺和一致原理的宣传。承诺和一致原理指的是,履行一个承诺所要付出的成本越大,该承诺对许诺者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伊斯兰教还规定了斋戒,这也是伊斯兰教的武功之一。斋戒是在每年的第九个月进行,期间禁止饮食,增加祷告和阅读古兰经等宗教活动。通过这种苦难教育,信徒更加坚定地相信伊斯兰教的价值和教义。
伊斯兰教的功利主义宣传 🕌
除了以上宣传手法针对理想主义者外,伊斯兰教还采用了基于功利主义的宣传。一免罪是伊斯兰教针对皈依的宣传手法,对有严重负罪感的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伊斯兰教借助天堂的概念进行宣传,宣称为主道而战的人将得到重大的报酬。这种宣传手法在伊斯兰教中很常见,但具体细节可能有所不同。一些伊斯兰学者认为天堂中有七十二个厨女在等着人们,这种说法虽然有争议,但对很多未婚男性而言仍然具有诱惑力。
伊斯兰世界的两次大挫折 🕌
伊斯兰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挫折,这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十三世纪中叶,蒙古人的到来给阿拉伯帝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然蒙古军没有深入阿拉伯半岛,但对波斯和伊拉克等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一事件让伊斯兰世界感到挫败和耻辱。另一次挫折是在近代和现代,伊斯兰世界逐渐被基督教世界超越,失去了显著优势地位。这导致伊斯兰世界感到更加挫败和耻辱。
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演化 🕌
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演化可以分为原教旨主义、萨拉非主义和瓦哈比主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逐渐变得越来越激进和极端。虽然原教旨主义和萨拉非主义也有温和派,但激进派更容易获得关注,因此他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瓦哈比主义几乎没有温和派,其信徒奉行激进和极端的行为。伊斯兰国、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等组织都奉行瓦哈比主义。
以上就是伊斯兰极端主义溯源的一些关键点,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发展。
📝 伊斯兰极端主义溯源,为什么“阿铁”是动物朋友?
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背景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与迅速扩张给予了伊斯兰教发展的空间。然而,这些企图复古的穆斯林犯了一个严重的心理学认知误区,即幸存者偏差。幸存者偏差是指只有那些幸存下来的人才能成为数据样本,而忽略了那些没有幸存下来的人。伊斯兰教极端分子只选择性地看待默罕默德的某些行为,忽略了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默罕默德时代的社会和现代社会有很大的不同,简单地将默罕默德的行为方式应用于现代社会必然会导致失败。
瓦哈比教派的兴起
瓦哈比教派是一支极端的教派,但它赶上了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的历史契机。18世纪时,阿拉伯半岛尚未统一,沙漠中有许多游牧部落。瓦哈比教派与当地的沙特部落勾结,签订了沙漠条约。根据条约,沙特部落为瓦哈比提供军事支持,而瓦哈比则为沙特部落提供精神支持。由于瓦哈比教派的洗脑效果和残忍行为,周边部落选择主动臣服。他们很快就横扫整个阿拉伯半岛,建立了第一沙特王国。第一沙特王国在攻下卡巴拉后屠城,摧毁了重要的陵墓。然而,奥斯曼帝国对沙特王国不满,于1812年出兵攻打并灭亡了第一沙特王国。
沙特王国的崛起
尽管第一沙特王国灭亡,但奥斯曼帝国并没有消灭沙特家族。沙特家族在奥斯曼帝国的打压下存活了70多年,最终建立了第三沙特王国。沙特家族依然与瓦哈比教派保持联盟。由于沙特境内有逊尼派的两个重要圣城,沙特成为逊尼派的领头羊,瓦哈比教派利用这个地理优势不断扩张影响力。到了1938年,沙特发现了大量的石油,经济实力大增。沙特利用经济实力和地理优势输出革命,目的是遏制伊朗等什叶派的影响。沙特王室的野心是统一伊斯兰世界的意识形态,而瓦哈比教派鼓吹的唯一统治者、权威和清真寺与沙特王室的需要相符。
政教合一的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之一,与伊朗、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以及历史上的日本等极权国家类似。沙特阿拉伯的目标是将瓦哈比派学说传播到穆斯林世界,实现伊斯兰教的瓦哈比化,让伊斯兰教内部的多种声音归于同一信念。沙特阿拉伯不仅以石油富裕而闻名,也以政教合一的制度而引人注目。这些国家的例子表明政教合一的制度在今天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不同的形式,极权主义的思想依然有市场。
以上就是伊斯兰极端主义溯源的一些历史背景。

01:16:38
3. 📝 翟东升:国运即我运——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的战略新机遇 (6次总结)
摘要
翟东升教授在演讲中以“国运即我运”为主题,探讨了中国重返世界舞台中央所面临的战略新机遇。他分析了新开放时代、新改革逻辑和新增长空间,强调了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角色转变,以及企业如何在大势中识别风险与机遇。演讲深入剖析了中美关系的变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并提出了金砖货币等创新性解决方案,旨在为企业家们提供战略思考和发展方向。
亮点
- 🌍 新开放时代:中国正从融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转向以自身为主体的新开放,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全球化受益者的身份,并适应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带来的挑战。 #新开放 #全球化 #中美关系
- ⚙️ 新改革逻辑:中国经济面临债务结构错配的问题,中央政府应承担更多债务责任,通过修改人民银行法等手段,释放内需潜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改革 #债务结构 #经济转型
- 📈 新增长空间:中国经济并未见顶,而是处于即将突破乌云的蓄势阶段。通过产业升级、技术突破和扩大内需,中国有望实现更大的经济规模,并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 #技术突破
- 💰 金砖货币: 推出以一揽子大宗商品加权平均指数为锚的金砖货币,挑战美元霸权,重塑全球货币体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公平的贸易环境和发展机遇。 #金砖货币 #美元霸权 #货币体系
- 💪 企业家精神:真正的企业家应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斗争意志,在顺境逆境中都能发现并创造机遇,而不是仅仅追求投机和短期利益。 #企业家精神 #社会责任 #创新